相关文章
友情链接

【非遗】山东日照:手工制作“过门笺” 孤独中的坚守[组图]

    2015年1月12日,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闫庄镇大柏林村,手工“过门笺”制作艺人史龙江正在制作过门笺。刘明照摄影

过门笺子是我国传统剪纸艺术中的一个艺术品类,又叫挂钱、吊钱、斋牒等。过门笺的作用主要是在农历春节期间,贴于门楣之上,用于装饰环境,营造节日喜庆氛围。

作为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莒县,从古时就有春节贴过门笺子的古老习俗。2007年,莒县“过门笺”被列入第一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2008年,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2012年,又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“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”。

过去,“过门笺”都是民间艺人,纯手工制作。而今,制作“过门笺”几乎全部被机器替代。说起手工制作“过门笺”的境况,作为目前莒县屈指可数,坚守手工制作工艺的民间艺人,史龙江显得有些无奈。他说,过去,该村是有名的“过门笺”制作专业村,每年进入腊月,该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制作“过门笺”。“过门笺”承载了该村几代人对追求美好生活的记忆。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,如今手工制作“过门笺”已经被机器所代替。用机器制作,一天就能生产上千门“过门笺”,而如果手工制作上千门“过门笺”,则需要两三个人忙活一个月。虽然机器制作的“过门笺”在艺术品质上与手工制作的“过门笺”不可同日而语,但是因为其生产成本低,市场价格低,迅速取代了传统手工“过门笺”。

据史龙江介绍,他现在也是一年比一年做的少了。农闲时,他也会创作一些“过门笺”艺术作品,主要是为一些收藏爱好者订做。他们作品先后被美国、日本、韩国等国际友人收藏。

在史龙江的“工作室”内,他将“过门笺”制作工具摆放在一起,40多把大小不一,形状各异的专用刀具,都是他自己亲手打造。他娴熟的用这些刀具,在五颜六色的纸上,精心刻制喜庆的图案,每一刀都是恰到好处,从不拖泥带水。

制作好的“过门笺”,与制作“过门笺”产生的花纸屑一起,让人联想到了“无可奈何花落去”的情景。

每一门“过门笺”,都需要用硬纸制作模板。翻出十几年以前“保卫祖国”的模板,史龙江神采飞扬的为记者讲述当时的社会背景。其实“过门笺”不仅仅是春节时用于装饰门楣的饰品,而其中的图案和文字也承载着一个时代人们的价值观。最近,史龙江还创作了一组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”的作品。

已经坚持30多年手工制作“过门笺”的史龙江,为了传承这门手艺,仍然孤独的坚守着。